生活常識
生活小常識:廚房小常識,健康飲食小常識,健康小常識,醫學小常識,以及居家小常識分享。
小蘇打粉,化學名稱為重碳酸鈉,呈弱鹼性,也被稱為「萬用寶」,在美國,小蘇打粉是烤麵包或做餅乾時,很常用的材料,是家家戶戶的廚房必備物品。
小蘇打粉除了用做糕餅烘焙的發粉(英文俗稱為baking soda);而小蘇打粉利害的地方在於它是多用途的,大家對小蘇打粉的認知可能就停在清潔用途吧?
其實小蘇打粉還有很多不為人知的妙用;小蘇打不僅可以除臭、除濕,小蘇打粉能自然分解、無毒性、不會污染環境,且不刺激皮膚,對人體也完全無害,幾乎是種萬能的物品,有「魔法粉末」之稱的小蘇打,少少的份量就有大大的效果! 發現生活中的小蘇打粉的妙用,有異曲同工的妙趣,而且也是非常安全的。
提起小蘇打,大家都會想到小蘇打可以用來發麵包和做汽水。其實,小蘇打的作用遠不止這兩個,小蘇打可是居家小幫手,幾塊錢一包,既可以藥用,又能清潔,還能護理身體,真的特別實用又好用。
小蘇打是碳酸氫鈉的俗稱,外觀是白色細小晶體,碳酸氫鈉溶于水呈弱鹼性而具有較強的清潔作用,也因為小蘇打受熱後可分解為二氧化碳和水而用作膨脹劑,小蘇打的作用與用途可多呢?一起來瞭解小蘇打粉的用途&健康常識吧。
許多人都會選擇到早餐店解決早餐,台灣的早餐店非常方便,但你吃早餐時吐司會去邊嗎?你喜歡吃吐司邊嗎?
有些人則喜愛吐司邊扎實的口感,許多人吃吐司習慣去邊,但美國健康資訊網站「howstuffworks」引述德國研究指出,吐司邊其實富含抗氧化劑及膳食纖維,有助防止大腸癌等癌症。不過食安專家也警告,吐司邊經過高溫烘烤會釋放出致癌物,提醒民眾不要烤到燒焦。
據統計,台灣失智症患者約有15萬人,佔老年人口的5%,而且每年新增近1萬人,可以說失智這個問題,只要活得夠久,「人人有機會,家家得面對。」臺大醫院神經部主治醫師邱銘章,接受《好健康》雜誌諮詢時指出,失智症跟單純的老化有很大的不同。老化造成的記憶力衰退,可能只是突然忘記某事,但事後會想起來;如果做記憶測試,可能會無法完全記住測試中的物品。失智症則是對自己說過的話、做過的事,完全忘記,也無法記住記憶測試中的物品,甚至完全忘記自己做過測試。
失智是一種疾病,與正常因老化而記憶力不佳不同。失智症剛開始失去的是短暫的記憶,會忘記自己剛剛做過的事,需要家人的耐心陪伴。
引起失智症的原因,目前可確定的是與腦部「類澱粉斑」沈積有關;每個人大腦海馬迴處都有類澱粉斑沈積,有些人隨著年齡的增長,類澱粉斑如同藤蔓一樣在腦部蔓延,最後造成腦部萎縮,影響記憶、行為。至於為何有些人沈積會造成失智,有些人不會,目前仍找不到原因。
失智症又可分為退化性及血管性兩大類,退化性以阿茲海默症最多,約占50~60%;其次為血管性失智症(腦中風引起,約20%),及其他疾病引起的失智症,如巴金森氏症的患者有40%的患者合併失智症。但患者有時會存在兩種或以上的病因,最常見的則是阿茲海默症與血管性失智症並存(又稱為混合型)。
失智症是一個進行性退化的疾病,從輕微症狀,逐漸進入中度、重度、末期症狀,疾病退化的時間不一定,有個別差異。西歐及美國研究發現,高教育者、職業成就比較大的人,因為大腦裡的認知儲備比一般人多,早期不易被發現。但一旦出現失智症的症狀,惡化速度比一般人來得快速。
目前還沒有任何藥物可以治癒失智症,美國藥物食品管理局(FDA)核淮的4種藥物,無論是膽鹼酶抑制劑或是NMDA受體(N-methyl-D-aspartate receptor)拮抗劑,都無法阻止或延緩病情發展,只是讓他們症狀減輕、生活能力改善而已。
如何預防失智症?很多人以為銀杏可以治療阿茲海默症,然而目前並沒有足夠的科學證據支持此點。但目前有相當的證據顯示,失智症的發生跟肥胖、高血壓、高血糖、高膽固醇、抽菸、喝酒等有極大的關係,預防失智甚於治療失智症,民眾與其只有吃銀杏,不如努力改變生活及飲食習慣預防失智症。